听新闻
放大镜
检察文化:聊聊罗素悖论
2018-10-26 09:51:00  来源: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

  最近在看王小波的《青铜时代》这本书,书中提到了“罗素悖论”,是这么说的:“假如有个人说,我说的话全是假话,那你就不知拿他怎么办好了;假如你相信他这句话,就是把他当好人,但他分明是个骗子;假如你不相信他这句话,把他当骗子,但是哪有骗子说自己是骗子的?你又只好把他当好人了。”当时读完感觉十分有趣而又无法反驳,以为是作者自己想象杜撰出的悖论,然而百度之后竟然发现确实存在一个罗素悖论,而且这个悖论在当时曾动摇了数学的基础,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所谓罗素悖论指的是由英国数学家勃兰特罗素发现的一个集合论悖论:设集合S是由一切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所组成,即“S={x|x∉ S}”。那么问题是:S包含于S是否成立?首先,若S包含于S,则不符合x∉S,则S不包含于S;其次,若S不包含于S,则符合x∉S,S包含于S。因为本人是文科生,所以相对来说我更容易理解他的等价悖论——理发师悖论:小城的理发师放出豪言:“我只帮城里所有不自己刮脸的人刮脸。”那么问题来了,理发师给自己刮脸么?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就违反了只帮不自己刮脸的人刮脸的承诺;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就必须给自己刮脸,因为他的承诺说他只帮不自己刮脸的人刮脸,两种假设都说不通。正是这个悖论证明了19世纪的集合论是有漏洞的,几乎改变了数学界20世纪的研究方向。当时德国有个的著名逻辑学家叫弗雷格,他可够倒霉的,就在他的关于集合的基础理论完稿付印时,收到了罗素关于这一悖论的信,他立刻发现,自己忙了很久得出的一系列结果却被这条悖论搅得一团糟。他只能在自己著作的末尾写道:“一个科学家所碰到的最倒霉的事,莫过于是在他的工作即将完成时却发现所干的工作的基础崩溃了。”由此可见,科学的进步是需要部分人牺牲的。

  受本人专业和知识限制,关于罗素悖论的数学意义先放一边,我只能从文字概念上进行理解,悖论是从看似合理的前提出发,通过看似合理的逻辑推论,推导出了一个矛盾,对悖论的否定会推导出对它的肯定,而对它的肯定又能推导出对他本身的否定,网上有个评论非常好:“悖论就是这么傲娇,你如果不去推倒(导)她,那你就不会知道她是真是假,而当你推倒(导)她之后,你就能确定自己不知道她是真是假。”

  言而总之,这就是个自相矛盾的东西,是一种概念的冲突,只存在于概念世界,或者说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正确深刻所致,又或者说这种悖论悖论只涉及逻辑或者数学概念,反正我是没见到有哪个理发师整天为自己能不能给自己理发而困扰,就是这个道理。相比较之下,法律工作者就永远不会有这种问题,因为咱们工作严谨,拿最典型的说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明确地做出界限,解决了自相矛盾的问题。这也应了爱因斯坦的那句名言:“我们面对的重大问题无法在我们制造出这些问题的思考层次上解决。”也就是说,数学的问题应该在数学之外得到解决,也可以说,数学的问题应该由法律工作者解决。

  最后,根据我自己的想法以及借鉴的他人的经验,从生活角度出发,胡思乱想、天马行空,想了几招破解理发师悖论难题,分享一下:方案一,理发师在他的店门口贴一个告示,上面写自己除外;方案二,给理发师洗脑,让他从意念上杜绝一切改变自己的想法,绝对不改变自己;方案三,找一个不刮胡子的理发师;方案四,借鉴王小波老师所言,出门带上手枪,见到这种人就一枪打死他。(李豪)

  编辑:茌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