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化:谈梅
2017-11-01 10:33:00  来源:
 去年11,一感到有点入冬的迹象,我便急急着赶去花市买了一株腊梅花回来。腊梅还是很好种活的。不怕冷,也不怕阴。花开的时候搬进屋里,日日供人赏玩。花一谢徒有零落几片形状颜色并不好看的绿叶空留枝头,便丢在户外不去管他。 

  前几日正好看到汪曾祺先生的《食事》里说到腊梅原从北方移种至南方,有两个品种,花心泛白的叫‘冰心腊梅’、另有一种花心是紫褐色的,叫“檀心腊梅”,是名种。于是,去花市里也多了个心,想比较一下两种的不同。可惜,没有找到“檀心”。但是无论何种,腊梅总是可爱的。于是,欢欢喜喜抱着一株“冰心”回家。 

  遥记小时候,祖父家门前大院里种的那株“冰心”,竟然比汪先生家那颗碗口粗大的还要粗,也是祖父亲手栽种的。只是树形不高,而是侧枝众生,因此,每到寒假回去过年,孩子们无需爬树,只要踩着凳子上去,就能折几只花枝回来插花瓶。城市里那么大的一株腊梅还是很少见的,能随便让我们采摘的更是没有。孩子们折了花枝插花瓶、插高碗里,插客厅、插房间里,插不完送隔壁亲戚。腊梅花枝供在瓶中,可以养上二十来天不谢。整个春节全家二十几口人团聚在老屋过年,到处是黄灿灿的腊梅开得喧闹,到处浸透着沁心的清香。 

  古代从钟鸣鼎食之家,到寻常百姓之族皆有折梅赏雪的习俗。闺阁女子更是将此演绎成了冬天才有的一种情趣。清代陈枚《月漫清游图》系列作品中创作描绘了12开以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为题材的绢本,其中正月的这幅《寒夜探梅》就用精美细腻的工笔描绘一众闺阁女子寒夜探梅、踏雪寻诗的场景。《红楼梦》小说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因宝玉在芦雪庵即景联诗落了第,众姐妹就罚宝玉道栊翠庵妙玉处折一支梅花来。宝玉乞来的梅花插入瓶中,众姐妹借着梅花的题,边赏边作诗,倒也成就了千古一雅事。 

  如今城市里,房前屋后院子种树的田园生活已经不复存在了,有的只是公园里梅花,虽也成片生长,虽也不乏名贵品种,但是再也不能折来梅枝瓶中供养,只好载一株半人高的在花盆里,即使年年重种,也算聊以慰藉这点情趣了。 

  (作者: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检察院 陈曦) 

  编辑:茌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