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从“半城煤灰”到“一城青山” 徐州市检察院法治守护绿色家园
2019-09-16 16:37: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18年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这一张张绿色名片,无不彰显着徐州的生态美。从“半城煤灰一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蝶变中,摇曳着一群身着检察蓝的美丽身影。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绿水青山也是营商环境。江苏省徐州市检察机关通过履行公益诉讼职责,用法治守护绿水青山,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蓬勃的检察力量。

  “因祸得福”的全国第一

  2019年初,曾经因非法排污,成为全国首例开庭审理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第一案件被告的徐州原鸿顺造纸公司负责人,给徐州市检察机关送来一面锦旗。

  成为被告后,缘何向原告送来锦旗?原来,鸿顺造纸厂曾经非法排污,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严格执行废水处理的企业来说显然不公。

  徐州市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人身份,向徐州市中级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该案一审判决被告鸿顺造纸厂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服务功能损失费,及惩罚性赔偿金,共计105.82万元。后鸿顺造纸厂提起上诉,被省高级法院驳回,维持原判。该案被评为“2016年度推动全国法治进程十大案件”。

  在及时、全额缴纳了赔偿金、专家咨询费及案件受理费之后,鸿顺公司接受了环保整改。“我们投入一千多万对环保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处理污水设备,公司更换了名称和法定代表人,旧貌换新颜。环保验收达标后,我们重新投入生产,这才能在环保整治风暴中存活下来,利润和税收双双大幅提升。”鸿顺公司负责人说,“感谢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实现了司法监督、环境保护和企业效益多赢共赢的局面。”

  倾倒废酸,被提起公益诉讼

  2019年初,省人大会议期间,徐州市检察院检察长韩筱筠办理的一起公益诉讼案件受到代表热议。

  公司关停,留下83桶废酸,公司负责人季新民为了省下废酸的处置费用,把废酸交给了胡小峰来处理。胡小峰转手给洪春宇,洪春宇再转手给吴志强。而这几个人,都没有处理危险废物资质。

  吴志强在路边随便找了几个同样没有运输废酸资质的大货车,每辆车花几千块钱运费把废酸拉出了城,而最后的15桶废酸被一辆大货车拉到了沛县开发区一个料场门口。其中3桶被戳烂外流后,由于液体越流越多,刺鼻气味也越来越大,剩下的12桶废酸就被随意地丢弃了。

  两年后,这些被扔下的12桶废酸在开发施工时被发现了。经过专业机构监测,这些硫酸废液是具有腐蚀性特征的危险废物。最终,季新民等人被送上了法庭,并被判处了相应的刑罚。胡小峰三人因不服一审判决上诉,案件被移送到了徐州市检察院。

  检察长韩筱筠敏锐地发现了在这起刑事案件的背后,还隐藏着公益诉讼的线索。于是她决定亲自办理这起案件,并且同时担任本案刑事二审和公益诉讼的主承办人。

  办案中,韩筱筠提出,除了刑事案件中的15桶废酸,剩余的68桶废酸,到底能不能算到他们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中去呢?经过研究认为,由于那68桶废酸已经无法查证,不能计算到犯罪事实中去。但在民事案件中,却可以追究他们的责任。

  2018年5月,徐州市检察院正式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最终,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意见,根据虚拟治理成本法计算和民事案件中优势证据和高度概然性原则,认定应在废酸的处理成本上乘以系数7,共判令季新民公司、胡小峰、洪春宇、吴志强等人连带赔偿生态环境治理修复费用480多万元。这也是全省首例市级院检察长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

  公益林遭滥伐,检察机关创新提出生态修复方案生态公益林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重要作用,而且林木被滥伐后即使补种修复,到具备生态保持功能也要十年以上时间,对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由于一些百姓法律意识缺失,滥伐林木案逐年上升。针对该问题,检察机关积极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在加大刑事犯罪打击力度的基础上,通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判令被告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和法制宣传的作用。丰县刘新勇等9名被告人在明知应当办理而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分别在各乡镇滥采滥伐林木300余棵。丰县检察院高度重视,对这批案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经过实地勘验、专家咨询、委托评估,丰县检察院创新提出生态修复方案,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人栽植滥伐株数5倍的树苗,并承担养护责任1年,验收成活率达到90%以上;如果不能栽植,则判令连带承担生态破坏修复所需的栽植费用。徐州铁路运输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采纳检察机关全部公益诉讼请求,9名被告人当庭表示不再上诉。这批案件是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施后,徐州市首批滥伐林木公益诉讼案件,也是首批采用“补偿修复”方式宣判的公益诉讼案件。近年来,徐州检察机关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责,通过诉前圆桌会议解决黄河故道养殖污染;市检察院、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建立全省首家耕地保护公益诉讼宣传教育基地;市检察院提起全省首例大气污染公益诉讼,还一方清新;办理全省首起扫黑除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冰冷的法条背后是法律的温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温暖力量。

  高质量发展必然也必须是绿色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一切工作的底线。检察机关挥起公益诉讼的利剑,把雾霾驱除,涵养出营商环境的“清新空气”,将绿水青山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

  (文中涉案人员均系化名)

  编辑: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