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区院以“三化”模式深入推进虚假诉讼监督取得实效
2017-11-27 16:01:00  来源:

   2013年以来,梁溪区院切实加大虚假诉讼打击力度,不断推动虚假诉讼监督向常态化、纵深化、高效化发展,有效维护司法权威,促进社会诚信有序。通过提请抗诉、发出再审检察建议等方式,监督虚假诉讼案件25件,其中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5人受到司法处罚,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摸排线索广积案源,常态化推进虚假诉讼监督。针对“发现难”这一虚假诉讼监督的瓶颈问题,通过探索和创新线索摸排和评估机制,扩大增量“线索池”,为推进虚假诉讼常态化监督奠定基础。一是聚焦重点深挖线索。通过全面梳理分析,发现虚假诉讼高发类型主要集中于民间借贷纠纷、借款合同纠纷、追偿权纠纷、财产保险合同纠纷、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等财产性纠纷领域,为此,我院将摸排重点放在上述虚假诉讼高发领域,通过有效途径深入挖掘有价值的监督线索。二是主动上门摸排线索。主动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利用制作的“民行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宣传画和微博、微信、网络举报等新媒体平台,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宣传,提高检察机关查处虚假诉讼案件的社会认知度,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定期走访律所、法律服务所,建立虚假诉讼案件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及时收集虚假诉讼监督线索。三是内部联动移送线索。加强本院民行部门与侦监、公诉、控申等业务部门的日常沟通联络和信息互通共享,建立虚假诉讼线索内部移送机制,发现涉嫌虚假诉讼案件及时启动监督程序,形成虚假诉讼内部监督合力。 

  二、调查核实抽丝剥茧,纵深化推进虚假诉讼监督。针对虚假诉讼案件本身具有较强迷惑性、隐蔽性的特点,抓住关键突破点,层层揭开其伪装的“面纱”,还原案件本来面目。一是案卷审查做“实”。在审查卷宗材料过程中,坚持全面审查和重点审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并剖析案件可疑之处。如在以孔某为被告的3件借贷纠纷调解案中,通过调阅卷宗,发现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证据,被告无任何实质性抗辩内容,且原被告双方都居住在江阴,而借条签订地均注明在梁溪(原南长),并选择梁溪法院(原南长法院)作为管辖法院,明显不符合常理,从而发现虚假诉讼嫌疑。二是释法说理攻“心”。在前期审查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周密的调查方案和询问提纲,结合法律规定和案件疑点对当事人释法说理,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如吴某某与田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通过将原告吴某某及其女儿尤某某在公安机关所作的笔录与事先调查核实的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询问,最终吴某某承认其让女儿尤某某模仿被告笔迹并参照原借条内容伪造了一份借条的事实。三是调查方式求“活”。在审查卷宗材料和询问当事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查询银行账户流水、向案件其他当事人或证人了解情况等多种调查核实手段,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案情,整体把握案件情况,各个突破具体疑点。如张某唆使公司员工邓某伪造公司授权委托书委托律师诉公司追偿权纠纷调解一案中,为避免张、邓二人串供,在接触张某和邓某之前,先向律师、单位同事调查核实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优先选择与本案没有实质利益关系的邓某作为突破的关键,并制定了周密的询问提纲,最终邓某在相关证据面前交代了张某唆使其伪造授权委托书进行虚假调解的事实。 

   三、监督惩治合力打击,高效化推进虚假诉讼监督。在查办虚假诉讼案件过程中,通过加强内外联动和左右互动,建立联合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案件工作机制,共同破解虚假诉讼查办难题。一是加强本院内部联动协作。发挥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优势,建立多部门间联动协作机制,整合内部资源,形成虚假诉讼监督全院“一盘棋”工作格局。如我院民行部门在办理虚假诉讼案件中,发现2起案件中的当事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遂及时向本院侦监部门移送立案监督线索,并参与后续案件讨论,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二是加强与法院的沟通配合。在办理虚假诉讼案件过程中,就案件相关情况及时与法院沟通,取得法院的配合与支持,对虚假诉讼所涉及的错误判决、裁定或调解书,依法提请抗诉或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并对参与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建议法院予以司法处罚,提升虚假诉讼监督质效。如在孔某某分别与葛某某、曹某某、梁某某民间借贷纠纷3案中,法院采纳我院检察建议后,对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葛某某、曹某某、梁某某三人以妨害民事诉讼为由予以罚款。三是加强与公安、司法等机关的合作。对行为人实施虚假诉讼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发挥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口供突破等方面的侦查优势,有效固定证据,查明诉讼真相,及时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对于参与虚假诉讼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及时建议司法行政部门对其作相应处罚,净化司法环境。 

    

  编辑:茌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