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1917》:拨动心弦的视觉大片
2021-04-28 14:42:00  来源: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检察院

  从斩获最佳导演、最佳剧情类影片而爆冷成为全球奖的最大赢家,到奥斯卡颁奖季收获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三个奖项,电影《1917》的品质无疑得到了充分肯定。

  导演萨姆·门德斯的祖父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本片正是献给其祖父的作品。不同于其他战争题材的电影,本片并没有宏大的战斗叙事,而是聚焦两名普通的英国士兵,讲述二人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而冒险穿越敌境传递重要情报的故事。

  导演通过“跟随式长镜头”,让观众享受一场沉浸式战场之旅。同时,通过紧张多变的情节设计、真实丰富的镜头语言、真切深邃的情感刻画,让观众透过镜头看到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战争,引人深思,启迪心灵。

  一

  本片背景是1917年春天,英军与德军长期僵持,为伺机消灭对手,英军计划进攻兴登堡防线,但在最后关头才发觉这是德军陷阱。

  为了拯救一千多名英国士兵,主人公布雷克、斯克菲尔德临危受命,冒险将信息传递给英军。两人一路上与时间赛跑,穿越火线,目睹各种战争惨状,经历多次生死考验。

  作为一部技术向影片,《1917》一大看点便是超高难度的“一镜到底”。

  全片近2个小时,采用“跟随式长镜头”,通过严密的组织调度和精湛的摄制剪辑,让观众仿佛亲临一场真实战争。

  当然,曾有人对本片究竟是不是真正的“一镜到底”做过死磕式的考证。据说发现了20多处剪辑,于是得出“伪一镜到底”的结论。

  其实,不管影片是否是名副其实的“一镜到底”,整部影片观看下来,场景切换自然、情节过渡流畅、细节打造考究,已然是上乘之作。我认为,获得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混音效果这三项奥斯卡技术奖项,《1917》是实至名归。

  本片中,观众从两位士兵领受任务开始,一路跟着主人公目睹横尸遍野、听着炮火轰鸣、穿过低矮壕沟、越过钢丝铁网,战争场景逼真得就如在眼前。

  而更为难得的是,导演在采用极为考验组织调度能力的“跟随式长镜头”同时,兼顾到了镜头设计。大量值得细细品味的镜头细节,让这部影片更加立体饱满。

  影片开场是烂漫春景,如茵绿地旁,两个年轻英国士兵一个躺在地上、一个偎在树旁休息,和谐安详,透露出春意盎然、生命美好。在影片结尾,其中一位再次回到绿地,依偎树旁。

  电影首尾呼应,通过场景小细节,展现主人公在经历战争残酷后,再次回到最开始的地方,进行一场心灵反思。

  通过火线逆行进入敌区的剧情设计,让本来一个简单的故事,变得充满未知和变数,更加激起观影的兴趣。观众一路上都在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代入感更加强烈。

  影片故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导演通过火线逆行进入敌区的剧情设计,让电影变得充满未知,这就激起了大家的观看兴趣。观众会想:“漫漫路途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好奇心,也强化了代入感。

  此外,导演通过对敌区各种场景的设置,让故事更加具有戏剧性。片中不仅有激烈轰动的大场景,也有低吟细腻的小场面,在推动剧情向前进时,又留给观众思考空间。

  二

  不止在技术上、拍摄技巧上可圈可点,在精神内核上,《1917》也值得称道。

  主人公斯科菲尔德在经历失去战友、身负伤痛之后,还是毅然决然前行,去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我想,这份伟大的牺牲精神、这份面对纷飞炮火依然逆行向前的勇气,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个观影人。

  幸运的是,历尽艰险、筋疲力尽的主人公斯科菲尔德循着《旅途异乡人》的吟唱,找到了准备进攻的部队。所有士兵都停下来认真听这首古老民谣。

  此时,残酷的战争环境仿佛得到了片刻安宁,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残酷绝望。幸存士兵、逝去士兵,都是旅途异乡人,他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在向往着故乡。

  导演一方面直观描摹战争的残忍,另一方面又通过温柔细腻的情节,演绎人性温暖。在这种强烈对比下,战争的无情更加突出,也更让人们向往和平。

  纵观全片,导演让主人公完成了一次“逆行向前”,同时,又展现了“回到最初”。前者,像涛涛江海,其中奔涌着“担当、拼搏、勇气”,后者,如涓涓小溪,流淌着“珍惜、安宁、幸福”。

  是战争片,又不只是战争片,有感官震撼,又有心灵沉吟,这大概就是这部影片的魅力吧!(文/吴贻浩)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