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两级检察机关坚持用司法办案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经营擦亮一片明媚的蓝天。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检察院亮剑了
徐州市鼓楼区内有几家国有企业,国企虽然家大业大,却为经营所需,不得不采取分期付款、融资租赁等销售方式。但是有些买受人诚信不足,国企时常被欠帐所困扰。虽然赢了官司,不少老赖们在法院多次送达执行法律文书后,仍然拒不执行。
只有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不手软,才能让“老赖”们在“疼痛”中履行判决裁定。鼓楼区检察院紧握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把利剑,主动作为,提前介入公安机关侦查,共同开展涉国企执行案件专项行动,决战执行难。
在受理王某某案件后,鼓楼区检察院全面及时审查案卷材料,发现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采用“离婚、结婚、再离婚”方式转移多处房产、隐匿巨额经营资金,仅武汉农商银行一个账户进款700余万元,同时还有重婚等犯罪事实,鼓楼区检察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和重婚罪对其批准逮捕并移送起诉。
近三年来,鼓楼区检察院受理涉国企拒执类案件共8件17人,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0万余元。一家国企党委书记、董事长面对成功挽回的经济损失,感叹到:“真想不到,拖欠了7年多的老账也能追回来!感谢检察院的有力监督!”
保护知识产权,让企业发展无忧
知识产权,是创新企业发展的引擎,然而,在企业经营中,假冒注册商标、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却屡屡发生。近年来,最高检和省检察院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徐州市检察院高度重视,深入调研,牵头公安和法院,签署了《徐州市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证据收集指引》。同时,发布了《徐州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一批侵害知识产权犯罪案件顺利办理。
2018年,公安机关将薛某尧等人向徐州地区张某销售假酒注册商标标识及外包装材料44万元事实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敏锐发现,卷宗材料中有大量疑似薛某尧和上下线之间的交易账目。经初步梳理发现,涉及全国多省市,疑似上下家近百人,数额特别巨大,于是引导公安机关对被告人手记账目进行审计。最终按照审计结果,一举追加认定犯罪事实近1200万元。
经查明,薛某尧在短短14个月内,将大批假冒全国多家知名白酒品牌包装,销往北京、天津、江苏、河南等全国多省市。其下线利用从他那里购买的假酒包装,灌装假酒进行非法销售,给全国白酒市场、各知名白酒企业带来损失。
同时,检察官还发现薛某尧为假释期间又犯罪,应当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日前,自称“一瓶酒除了瓶子我不搞,其他的都给搞好”的薛某尧,经徐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18万元。
该案的成功办理,切断了全国部分制售假酒的上游链条,净化全国酒类市场环境,有效维护了全国的酒类营商环境。
徐州市检察院由于办理知识产权类案件成效突出,今年连续派员为公安部举办的涉外知识产权培训班授课,并为全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班授课。
扫黑除恶,为企业发展护航
在从去年开始的扫黑除恶斗争中,徐州市两级检察机关加大办案力度,扫除黑恶阴霾,不仅打掉了一大批黑恶分子,更是为受害企业撑起一片天。
2016年,以马某虎、衡某为首的恶势力犯罪集团,以建筑工地为目标,先与施工方达成口头用人协议,待团伙人员进驻工地后,故意提出各种不合理条件。在施工方无法满足其要求后,马小虎等人有组织地采用各种手段阻挠施工,对被害工地施加压力,向多个工地索要人民币29.8万元。
鼓楼区检察院在办理该案时,发现犯罪嫌疑人抓住一些施工方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的弱点,实施敲诈勒索。针对工地用工乱现象,鼓楼区检察院在全区住建领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扫黑除恶进工地的“利剑行动”,进行法治宣传,摸排线索,查找漏洞,并向34家工地及住建局发检察建议。由此,施工方也学会了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一些黑恶势力利用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危机,大肆开展“套路贷”,使得小微企业苦不堪言。两级检察机关从黑恶犯罪案件中梳理出“套路贷”监督线索155条,并大力开展民事检察监督。仅从杜某华等恶势力犯罪集团中,就审查出43起涉“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通过抗诉、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方式依法监督,原审法院全部依法改判,裁定撤销原审判决,驳回杜某华等人起诉,有力维护了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
徐州市两级检察机关通过一起又一起案件,默默用司法之手在市场主体背后架起了一张张防护网,让营商环境更温暖,让企业更有安全感,为徐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蓬勃的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