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省丹阳市检察院检察开放日活动现场,远在新疆昭苏垦区检察院的副检察长赵彦成拨通了微信视频,和丹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康珺连线,共同对昭苏垦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强奸未遂案件被害人小艾(化名)给予司法救助金2万元。
“小艾,我是蒋凯朝哥哥,你的信我收到啦,最近学习还好吗?新衣服收到了吗?”“蒋凯朝哥哥,收到啦,谢谢你,在学校挺好的,老师和同学都很照顾我,你看,新衣服正穿在身上呢,你看好看吗?”“真好看,虽然现在昭苏快夏天了,但是天气多变,还要记得保暖,有什么困难就通过检察院的古力扎姐姐跟我联系。”……
视频连线现场,刚刚从昭苏垦区检察院回到丹阳市检察院的对口援疆干警蒋凯朝鼓励小艾说,一定要好好完成学业,检察官哥哥会一直关注她的成长。
小艾是一名13岁的八年级在校学生,7岁那年父母离了婚,母亲不知去向,父亲整天酗酒,仅靠打临工维持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对小艾和弟弟妹妹的学习生活不管不顾。孩子们就靠姑姑的一点儿救济勉强维持学业。今年4月初的一天晚上10点多钟,小艾孤身一人在家,她父亲的朋友叶某到小艾家里找她父亲喝酒,因父亲不在家,叶某心生歹念,意图强奸小艾,后因小艾奋力反抗而未得逞。
4月19日,犯罪嫌疑人叶某因涉嫌强奸罪(未遂)被昭苏垦区检察院批准逮捕。在参与办理该案过程中,丹阳市检察院援疆干警蒋凯朝发现,受到侵害后,被害人小艾沉默寡言,晚上经常被噩梦惊醒,也没有父母关爱,实际上成为了“事实孤儿”,单单让犯罪嫌疑人叶某受到法律的制裁并不能完全抚慰小艾受伤的心灵。蒋凯朝立即向昭苏垦区检察院检察长闫峰汇报,随后,闫峰带领蒋凯朝先后三次走访小艾就读的学校、居住地的邻里乡亲,详细了解其日常的生活学习状况。老师和邻居们告诉检察官,小艾虽然家庭贫苦,但品学兼优,放学后还要回家给她的爸爸、弟弟妹妹做晚饭,他们也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尽可能地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
5月初,蒋凯朝完成援疆工作回到了丹阳市检察院,但仍然牵挂着小艾的成长。5月15日,蒋凯朝收到了一封长达4页近2000字的求助信,信中,小艾一笔一划地将其从有记忆开始印象中的家庭生活,到父母离婚后独自跟着父亲照顾父亲及弟弟妹妹的生活、被叶某性侵未遂以及案发后自己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对今后生活的无望等想法,逐一向蒋凯朝哥哥吐露,字里行间记录着一名13岁的小姑娘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对现状的无奈。
“检察官办案不仅需要有司法的刚性,很多时候还需要有水润的柔情,小艾在家里无法享受更多的爱,但她的童年也应被光照亮。”收到信后,蒋凯朝及时向丹阳市检察院检察长周绪平报告。周绪平立即召集未检、控申部门检察官研究帮扶举措,并结合检察机关对口援疆的政策规定,依托《丹阳市慈善公益救助刑事被害人实施办法》,向该市慈善总会报告情况。经多方论证,大家一致同意以对口援助形式,帮助昭苏垦区检察院对小艾给予救助金2万元,以完成其初中至高中的学杂费用。丹阳市检察院还专门指派蒋凯朝及一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未检检察官朱丽琴,联合昭苏垦区检察院检察官古力扎和小艾结对,给小艾做心理辅导,共同关注她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
据了解,2018年9月以来,丹阳市检察院联合丹阳市慈善总会会签《丹阳市慈善公益救助刑事被害人实施办法》,积极构建“1+N”全覆盖的救助形式,为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12名刑事特困被害人及其家属实现全面脱贫提供有效帮助。今年5月,该院以司法救助、帮扶为一体的“托起明天的太阳”法治护航未成年人成长项目入围丹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机关志愿者服务项目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