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商场或者大街上,偶遇一家三口求助,对方带着三四岁的孩子,自称出来旅游但是钱包被偷,只想借几百块钱给孩子买点东西吃。遇到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选择了相信,女孩小敏便是其中一个。
去年6月份,小敏在夫子庙逛街,被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拦住,女人自称董兰,从广州到南京来玩,顺便考察市场准备在南京做生意,但是因为景区人流量太大,钱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偷了,现在孩子没饭吃,想先借点钱,留一个联系方式,等明天联系上家人就能还钱。
董兰的边上确实有个男人抱着一个小女孩,小敏看着可爱的小女孩动了恻隐之心,但是她身上也没有带钱,她跟家人要了300元钱,通过微信转账给了董兰。
小敏很开心自己做了件好事,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董兰一家三口匆忙走了以后,在路边找了家小店将微信里的钱套现,并将小敏拉黑,手机号码也扔了。
2018年11月,作案9次、诈骗共六千余元的的董兰、李文夫妇被秦淮警方抓获。近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两人提起公诉。
“在这诈骗案中,夫妻俩会选择商场或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随机挑选路人作案,女儿成为夫妻俩作案的道具,利用孩子消费被害人的善心。他们很清楚,如果没有女儿在边上,没人会相信并‘借’给他们钱。”承办检察官时红介绍说:“夫妻俩还有一种方式‘借钱’,由李文冒充香港人,谎称银行卡无法取款,向路人借钱,当路人有所怀疑时,由董兰冒充李文的秘书,增加路人的信任度,从而顺利借到钱”。
检察官提醒:在外出游玩时,面对陌生人的搭讪、借款等请求时,要提高警惕,不能被对方的表面情况所蒙蔽。在网络和电子支付发达的现代社会,即使钱包丢失,联系家人、找朋友帮忙,或者向警方求助,都是件不难的事情,当对方舍弃简单,用更麻烦的方式请求陌生人的帮忙,他们的动机就值得怀疑。
(文中人物为化名)